
在1月31日至2月10日之間,社區中心總共送出300個福袋給少數族裔,中心接觸了不同族裔,有非洲裔、尼泊爾裔、巴基斯坦裔、菲律賓裔等不同民族。
我們更去錦田聚居地送贈福袋給40多個非洲裔家庭。
同時,我們亦都將「十四箱全新的衫褲鞋襪」送給少數族裔家庭,大人小朋友揀選衣物的時候都非常開心。
2月10日全日都是雨天,無阻少數族裔媽媽冒着雨帶著年幼的孩子來取物資,因他們實在很需要物資支援。
看見他們拿着滿滿的物資,臉上流露出滿足笑容回家,實在感恩。也是我們非常大的動力。
請按下圖👇到訪我們的Facebook

底賀年糕,我哋在兩日內送俾有需要人士,包括小麥子的單親家庭、獨居長者以及7間老人院。
其中一位義工的感言:
「手裡拿著四底年糕,已全部送出。除了重量外,更感受到很重的恩典!及濃烈的愛。收到糕的肢體好感動,輕聲說:因為好貴,已經好多年冇買嚟過年!真的謝謝送糕的肢體,在這麼艱難的環境中送暖,願主賜恩賜福他,常與他同在。」
邀請各位繼續為社區中心禱告,神既然為中心打開一道道的門,將物資送給中心,也讓我們接觸不同人士,願神大大使用中心,成為他的出口,將主愛、好消息傳給萬民。阿們!
請按下圖👇到訪我們的Facebook

教會義工「煲靚湯」同預備「一人盆菜」,為露宿者預備愛心團年飯。有露宿者表示「好耐冇飲過冇味精嘅靚湯,非常感動。」義工們好開心嘅係,露宿者開始記得我哋義工嘅名字,以朋友相稱,實在是我們很大的動力。感恩神使用社區中心,在滿有需要的新春前夕,將一份具體的關愛與社區人士分享,讓人體驗到成肉身基督的大愛。
請按下圖👇到訪我們的Facebook

錦田是個多元文化社會的縮影,街上常遇到不同的膚色和國藉的人士,他們不是遊客,有些已是第4代的居民,部分是暫居的人士。對我們來說,頭腦上知曉少數族裔的存在,卻只是擦身而過。社區中心因著送贈福袋,我們有機會與他們結連、閒談、交流、彼此關懷。原來他們不是遙遠國度的人民,而是這麼近的鄰舍。最被觸動的是:同一天空下,過著不一樣的生活,部分少數族裔人士的生活質素,往往比本地人不理想,居住狹窄的租住房,環境和生活條件欠佳,當我們進到他們的生活之地,心都酸溜溜,這地方怎樣能容身?怎麼像是一個廢物回收場?是在電影的情節嗎?
今次的關懷行動,因著「愛鄰舍」,透過一個關心、一句問候、一個行動,將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拉近,也將我們社區擁有的資源,與他們共享!

愛的小故事
上星期義工探訪出隊,晚上探訪公園遇上一位25歲女尼泊爾露宿者,好後生,五觀娟好,因為失業所以被迫要瞓街無家可歸,我們都擔心半夜她的安全…..也給了一些物資和社區中心聯絡方法,更向她傳福音,她表示信另一偶像,而我們仍想為她祈禱,她都沒有抗拒。
於是這幾天我們保持聯絡,也隨即將錦光教會最新的尼泊爾文短片傳給她看,她很欣喜。 輾轉終於在昨天夾好了….
兩位尼泊爾籍女義工及尼泊爾教會負責人(Ken)到公園探望她,過程非常順利,她們帶了少女去社署、申請短期綜援、陪她去洗衣鋪洗衫、帶了她回尼泊爾姊妹家中吃午飯、與她分享交流、而且,當晚更透過社署即晚安排入住左女子宿舍….其實好少咁快可以入住到此類型女子宿舍,仲可暫時居住直至搵到工作,特別她不是本地人,要咁快入住都不易。
今早再聯絡這名受助者,她表示非常感謝,她實際感受到「人間有情,社區有愛」。一個探訪展開了這樣奇妙嘅旅程,我們相信繼續將有更多新事發生。也感謝尼泊爾教會快速的協助,期待故事的延續…..
從這件事,我體會「萬事互相效力」,先有義工隊伍探訪,然後使用了中央尼泊爾福音短片,再轉由尼泊爾教會跟進,義工的翻譯讓我們更順利與社署、NGO機構聯絡…..這一切一切…..看得見各部份互相效力,配合得實在美好。
請按下圖👇到訪我們的Facebook
